台灣設計類書市場上演「土洋大戰」,翻譯書與本土設計類書籍同步成長,透露出設計書籍方興未艾的趨勢,不只擴展台灣人視野,更在設計造型、觀念等各方面帶來滋養養分。但設計書系進入門檻不高,如何切入抓緊人心的主題,累積到位的特色實力,將關係出版社能否在此競爭愈形激烈的市場,立於不敗之地。
深度到位 拚高下
誠品敦南店人員觀察,近年來,台灣推出設計相關書籍的出版社愈來愈多,除了有些中小型出版社已鎖定設計為出版主力,成為設計創意類的專業出版社外,大型的綜合出版社也不時推出零星的設計類書籍,雖然不見得自成一系列,但大型出版社因擁有較好的條件取得授權,偶爾也有令人眼睛一亮的代表作。
看好這股設計類書籍持續發威的長銷趨勢,出版社多半採取土洋雙管齊下方式,推出有潛力的國內外設計書籍。
長期耕耘建築景觀及設計類書籍的田園城市發行人陳炳槮表示,愈來愈多出版社重視設計書是個好的開端,有助設計創意觀念普及,但進入設計書系的門檻不高,且設計師常有個人獨特美學的要求和表現,因此,如何把書做到「到位」比較重要,台灣出版業在這個過程中,仍有待累積經驗及深度。
三采文化總經理張輝明表示,設計書系正位在一個時代的轉捩點,過去大家認為「外國的月亮比較圓」,所以很多人買國外設計書籍;但隨著出國及留學的人愈來愈多,容易接觸吸收國外設計相關知識後,如何把國外經驗轉換成台灣獨有特色,勢必成為設計的新議題,因此,「土洋不一定得大戰,也可能融合」。
張輝明認為,台灣設計書系市場一直在擴增,但不同主題會各有消長,例如《創意市集》之前大賣,但目前看來圖像性設計書籍漸呈飽合狀態,反而是觀念性、設計市場化經驗及設計管理類書籍,可能是未來此書系的主軸。
積木文化指出,今年推出設計書的出版社真的非常多,但台灣學設計的專業人口畢竟還是有限,因此,把設計與生活美學結合的書,較能吸引到設計以外的一般讀者,此類書籍應仍會持續有其市場。
推出「管理設計」一書的麥浩斯整合行銷部協理林孟葦指出,設計書市現在已百花齊放,不論是把設計與國力、都市、圖案或觀念等連結,都有閱讀人口;但設計書能否暢銷與土洋無關,重要的是主題能否抓到讀者的心。所以,決定書能否暢銷仍得回歸三個基本元素,那就是「內容、內容、還是內容」。
對於設計書系的「土洋大戰」現象,出版社相信,往國內挖掘題材是個好現象,因為國外設計或許比較先進,但國內設計界也需要鼓勵及機會,更何況,國外設計觀念或風潮必須能與國內設計業界融合、為台灣設計師所用,才是出版的初衷。
主題內容 決勝負
以三采文化最近出版的《學設計,非去不可》一書為例,介紹了13位創意人出國學設計的故事,看他們如何以移動式的學習方法,打破思考界線,找到自我生命的價值與創意思維,頗符合張輝明所說的「土洋融合」趨勢。
積木文化最近也推出《好樣》一書,介紹14位台灣三、四年級具代表性的平面設計大師,將其專業養成過程、創作理念、作品分析等珍貴資料,集結成冊。
此書策劃者、大觀視覺顧問公司創意總監暨總經理曾堯生在序中形容,這本書就像一棟樓,樓中除了足供歡聚的大廳外,共有14間房,是每位設計人的獨立空間。「只要你閱讀了本書,就擁有進入每間房的權利」。
面對設計書的「土洋大戰」,各出版社對銷售成績都保持高度機密,雖然多半以「OK」、「還可以」等答案回應,但他們普遍認為,設計書系在台灣,現在還只是開端,且設計書多半屬長銷書,再持續幾年沒問題。但重要的是,各出版社能否找到自己的特色及利基,切入對的主題,這都考驗著出版社是否深入了解設計生態與趨勢,才不會因為一窩蜂或太多「相同的影子」,而稀釋了彼此的能量。
圖/三采文化、積木文化、田園城市
、麥浩斯、國際劇場組織、表演
藝術聯盟、文建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