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6月9日

心理學家說「EF」是新版「IQ」,只要訓練2年即可擁有!

「他喔,就是坐不住!」某位母親說,「一坐上書桌沒多久,又想跑出去玩!」

所以,書就讀不好。

這是我們以往常聽到的想法,但後來我們發現,讀書要讀得好,好像也要靠一點點智商(IQ),智商高的孩子或許就是容易考得好,成就感就會高,讓他更能坐在書桌前念書;智商低的孩子,怎麼念都考得差,成就感很低,要他乖乖坐在桌前就變得愈來愈不可能的事。

然而,Newsweek上周的報導「Is EF the New IQ?」,卻再次顛覆這種「IQ至上論」!

Newsweek提到了心理學所謂的「EF」(Executive Function),也就是「抗拒分心的能力」。科學家發現,在學校的表現,「EF」顯然比「IQ」重要,「IQ高」的孩童,若「EF低」,容易分心,容易動來動去,學習能力不會多好,反之,一個不怎麼聰明但EF超高的孩童,可以贏得勝利。也就是說,傳統的父母認為孩子「他很聰明但因為坐不住所以考不好」,是正確的觀察。本來就是嘛,學校是個「不好玩的地方」,誰希望一定要坐在一個地方做事?所以,能抗拒外界的誘惑而乖乖的坐在座位上的孩童,肯定就能讀得比較好!

有趣的是,心理學家說,EF高的好處,不只是讓孩子「專注讀書」而已。

他們說,高EF的孩童,不但坐得住並容易專注,「記憶力」竟然也比其他孩童較高,我猜,可能是「save」到腦子裡時專注的刷了幾回比較容易記住東西吧!然後,「靈活度」竟也較高。怪吧?端端坐好的「乖小孩」,竟因為能乖乖坐好而展現出更厲害的「舉一反三」的能力!由於這些能力都這麼強,於是高EF的孩童不只在死板板的文科表現較佳,就連「算數」與「文法」,都表現得較好!

唔,回想自己求學的過程,似乎也發現這樣的狀況。以前有些同學,念書一定要去圖書館念,約了一大群朋友到圖書館,結果一邊念一邊玩樸克牌,泡了八小時只念20分鐘。我想,厲害的人不會想去圖書館,「在家念」就好!我也發現,有些成績更好的同學,似乎更不怕吵,曾看到這些人坐在很吵的中庭,打開書本,一人靜靜的一坐就是三小時,我想,這些都是「EF高」的表現。

最迷人的重點來了。

文章說,IQ是天生的,但EF,卻可以靠後天訓練!文章提到,心理學家對美國東北岸的低收入家庭的3~5歲的幼稚園學童做了長達兩年的教學實驗,他們將一個學校分為兩組,第一組用目前傳統教學法,第二組則使用新的「訓練EF」的教學法,兩年後,心理學家對這些學童作測驗,結果發現,第二組在每個題目,都考的比第一組要高。據說,這個效果之好,在心理學家走後,學校的校長還希望將這套教學系統,繼續用在每一個班級裡!(我看了,簡直口水要流下來,希望我家瀛瀛在上學以後可以參加這種訓練。這位心理學家是我母校UBC的教授,或許應該聯絡一下)

好,另一個重點來了。猜猜心理學家是怎麼訓練這群孩童的「EF」的?

文章舉出幾例。比如,他們要求導師,不再要求「全班安靜」,反而教孩子們要盡量說話,不是對同學說話,而是對自己說話,也就是「大聲的想出來」(thinking out loud),心理學家說,這是訓練孩童「無論周邊環境多吵,自己永遠能聽到自己說話(與分析與思考)」的能力。你能想像一下這個「大家都在說話」的課堂狀況,吵翻天,老師得撐得住才行。

然後,導師也定期訓練孩童們玩「看圖做動作」的遊戲。譬如拿起一張「圓形」,孩子就拍手,拿起一張「三角形」,孩子就輕跳起來,心理學家說,這樣可訓練孩子「快速轉換專注物」的能力。這樣一來,當孩子被要求「不要再想暑假的事,先把最後一個期末考考好再說!」,他便能快速的轉換回來。同理,課程也包括了「角色扮演」,要求孩童們,好,現在你扮媽媽,我扮寶寶,他伴爸爸……,一起演一齣戲,十分鐘後,角色完全對調,該你演爸爸,他演寶寶,我演媽媽。這樣的訓練同樣是在幫助孩童「快速轉換專注物」,強化對於自己的控制力。

有趣的是,「IQ」已經來不及,但成人也可以訓練「EF」嗎?

你說,成人幹嘛訓練「EF」?

假如心理學家的理論正確,在教育制度下出來卻「學歷好」的,表示是一群充滿「EF」的人,所以你找來的這些學歷很強的人,都是最有自制力的,但他們也很「貴」,可能或許還有自傲、難融入群體、流動快的問題。哪個老闆不想聘來「潛力股」,加以訓練成公司的棟樑,尤其是有些的確看起來很強,考試也考得高,但學歷卻不佳的,更是「潛力股」的最佳人選。但,如何讓「潛力股」在學校是一顆石頭,來你這裡卻被磨成一塊玉?現在心理學家告訴我們,關鍵在於,他雖然聰明雖然能力強,但他可能是一個「EF」不夠的人。因此,若想好好「發揮」這些人,給他們像幼稚園那樣的訓練為時已晚,應該的是幫助他們「遮掩EF的問題」──

辦公室的設計,讓他們專心;會議盡量安排在周末之前,必須要先開會再度周末;在事情的安排上加些花樣,讓他們不要長期綁在同一個工作上等等……。

對自己也一樣。若自己知道自己可能是「敗在EF」,那就給自己較為容易專心的環境。既然知道自己不擅長「控制」,就不要讓自己「迷亂」。可能是我較樂觀,事情永遠可以做得比現在更好,這些心理學的發現,幫我們一點一滴的把自己發揮到最極限。

MR.6